聚焦吉林粮食品牌 | 曹立勇:加强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有效解决农业推广难题​-新华网
新华网 > 时政 > 正文
2025 07/29 17:03:20
来源:新华社客户端

聚焦吉林粮食品牌 | 曹立勇:加强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有效解决农业推广难题​

字体:

近日,7·16吉林粮食品牌日暨营销推广系列活动在吉林省延吉市启幕。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办方还举办了“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”圆桌对话。政府部门、专家学者、企业代表齐聚一堂,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,分享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。

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遗传育种博士研究生导师曹立勇研究员围绕“科研机构、企业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,解决最后一公里推广难题”作发言。他表示,吉林水稻生产特色鲜明,但目前粮食生产也面临新技术、新品种推广难等问题,如何从科研机构、企业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(新农人)协同发展来构建高效的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转化与应用体系,根本性地提高产量、品质和效率,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推广难题,值得思考。

曹立勇认为,在当前农业发展的背景下,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已成为培育农业新动能的关键途径。

曹立勇分析了科研机构、企业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,也指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培育存在的问题。他表示,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存在不足,难以实现产业化应用;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,也存在缺乏资金支持、技术转移渠道不畅等问题。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存在不足。有的农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,产品同质化严重,市场竞争力不强;在市场开拓方面,存在渠道不畅、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。经营主体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存在不足,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,难以适应农业新动能培育的要求;在市场意识和合作意识方面也比较薄弱,容易出现盲目生产和跟风种植的情况。同时,多元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,利益分配机制也不合理。

曹立勇从提升主体能力与资源整合效能、加强完善沟通与协调机制、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和改善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对多元主体协同创新、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给出建议。

一是提升各主体能力。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,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,推动技术产业化,整合市场需求与科研资源,主导产业链延伸。二是提升资源整合效能。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。三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。构建由政府、企业、农民及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,提升多方沟通效率,完善协调机制,及时解决协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。四是明确利益诉求。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,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,实现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。

曹立勇表示,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只有科研机构、企业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(新农人代表)等多元主体紧密合作,协同发展,才能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推广难题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邵守志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