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开栏语】
近年来,长春市委政法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吉林省委、长春市委决策部署,统筹各地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单位,坚持边治边建,及时完善相关政策制度,持续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,努力建立完善一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机制,聚焦企业“急难愁盼”,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。
即日起,新华网吉林频道推出“法治护航·长春政法在行动”专题报道,展现政法机关如何以“硬举措”护航企业发展“软环境”,为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注入坚实法治动能。
从高效的审判执行到暖心的司法服务,再到数字赋能的智慧法院……近年来,长春法院系统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,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能,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度融入司法全过程,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、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法治保障,为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注入司法动能。
长春破产法庭法官回访企业
制度筑基 筑牢营商环境“法治基座”
在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(以下简称“长春中院”),一份《关于对涉企案件实行经济影响评估的工作规定(试行)》引人关注。该《规定》将司法行为的“尺度”与企业的“感受度”紧密联结——它要求法官在立案、审理、执行等全流程节点,动态评估司法举措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潜在影响。
“我们对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案件重点标注、分类施策。”一位办案法官说。在他展示的一份评估报告上,记录着某案件对企业资金链的影响分析及应对建议。
近年来,长春法院系统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,构建起一套系统化、精准化的制度体系,将司法服务深度嵌入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,而这种精细化的服务正在形成制度矩阵:连续6年出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,19项配套制度精准对接企业需求,特别是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,让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。推行的“活封活扣”保全措施,既保障债权人权益,又为企业留存发展空间,避免“办一个案件、垮一个企业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深入推进《关于对涉企案件实行经济影响评估的工作规定(试行)》落地施行,要求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同步评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,真正把“企业需求清单”转化为“法院履职清单”。
今年,长春中院连续第19年发布《行政审判白皮书》,分析行政审判所反映出的行政机关执法和应诉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,推动行政部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建言献策;联合长春市工商联召开“法企共建”联席会,开展联合培训与“以庭代训”示范庭审,现场观摩涉企行政诉讼案件审理,提升行政机关执法水平和应诉能力。
智慧赋能 让司法服务更高效
在长春中院的智能化审判监督管理平台上,案件数据实时跳动,节点监控、预警督办、智能研判等功能高效运转——这不仅是数字的跳动,更是该院以“智慧法院”建设推动司法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。
近年来,长春法院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流程再造,不仅搭建起覆盖审判全流程的数字监管体系,更依托长春智慧法务区集成专业法庭集群,将司法服务的“数字引擎”与“专业动能”深度融合,为市场主体提供更精准、更高效的法治保障。
长春中院牵头开展全省法院智能化审判监督管理平台试点,创新“2+6+N”运转模式,释放大数据助推治理效能:依托“审务e协同”平台开展立案质检、文书制作、结案后续工作等集约事项,智能化支撑结案服务,逐步推动解决长期占用法官精力的退费、开具生效证明、卷宗归档、诉讼费票据集约管理等工作;研发文书智能生成系统、线上集约退费系统、推出无书记员智能庭审模式……这些创新举措,让司法服务更加便捷高效。
“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卷宗材料实现智能编目和线上流转。通过不断缩减法官的事务性工作,切实提升审判效率,辅助事项办理周期可压缩近30%,节省法官事务性工作50%以上。”长春中院研究室主任王琰说。
2024年,全省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深入推进会在长春召开,肯定推广长春中院的经验做法。该法院“长春智慧破产系统”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,为全国法院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长春经验”。
“我们正全力打造‘全业务网上办理、全流程依法公开、全方位智能服务’的智慧法院升级版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,体验到司法服务的便捷高效。”王琰说。
实效实绩:擦亮司法为民“金招牌”
今年上半年,全市法院办结案件94528件,位居全省首位;长春中院创新建立涉企案件“绿色通道”,商事案件平均结案时间缩短至34天、审限内结案率提升至98.65%、执行完毕率达49.72%,三项指标在全省9个市州法院中均位列首位;联动推广“两状”示范文本,适用新版起诉状5893件,适用率77.58%;畅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、院长信箱、“新三难”热线和“联系法官”热线等沟通渠道;采用统筹数据监测、精准问题分析、多元化解决矛盾“三位一体”工作机制,12368诉讼服务投诉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……
长春中院树牢“一把手抓营商环境”工作理念,聚焦企业“急难愁盼”,打出优化服务“组合拳”。而这份沉甸甸的数据背后,就是长春法院系统践行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”的执着追求。
企业需求在哪里,司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。“我们连续3年组织两级法院开展‘服务企业月’专项活动。2024年,两级法院院领导班子带头走访企业138家,帮办实事216件。同时,深入贯彻落实‘谁执法谁普法’工作责任制,全市法院今年上半年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307场次,受众400余万人次,其中进企业93次,受众25494人次。”长春中院相关负责同志表示。
不仅如此,长春中院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执行工作的智能化水平,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执行和解渠道,不仅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,还进一步提升了执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。
权威认可印证成效——今年4月,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“2025年法治蓝皮书”发布会上发布了《中国司法透明度报告(2024)》。在“2024年度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”测评中,长春中院司法透明度在全国中级法院中名列第五,连续九年居前十。
“法院把‘平等保护’落到了细节上。立案不用繁琐证明、执行优先考虑企业生存需求、退费线上即时办理……这些变化让我们更有底气谋发展。”长春一家餐饮连锁企业负责人刘先生的话代表了众多企业的心声。
“优化营商环境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,让法治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强底气。”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同志这样说。